
南快莫德格
南快莫德格,1964年11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女,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与社会学学院任教,兰州大学铸牢中心专职研究员。曾访学蒙古国国立大学一年和美国哈佛大学一年零三个月。研究方向为民族研究、跨国文化研究。
一、工作经历
1987-7—1993-8: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蒙古语文献编辑。
1996-7—2007-6,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工作,副教授。
2007-7—至今,新疆师范大学民社院,二级教授,硕导、博导,自治区重点学科民族学执行主任,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创建者之一。
二、 主持科研项目
1.“新疆图瓦人社会文化研究”,2005年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3万元。
2.“新疆图瓦人社会文化研究”,2005-2007年中国博士后科研项目,6万元。
3.“新疆图瓦人社会文化田野调查与研究”,2007年新疆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项目,3万元。
4.“阿尔泰山区游牧民族生态文化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7万元。
5.“阿尔泰地区游牧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研究”,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万元。
6.“巩固和发展新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研究”子课题“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新疆民族关系”,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万元。
7. 2013自治区文科基地重点项目“新疆民族文化产业现状及对策研究”,5万元;
8.2013年第二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新疆多民族语言有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子课题:《新疆图瓦语言有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4万元;
9.2015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投标重大项目子项目“北方民族语·图瓦语”,7万元;
10.2016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联合投标重大项目子项目“北方民族语·图瓦语言志”,13万元;
三、 科研成果
专著:
1.《释迦牟尼十二功业研究》(蒙古文),民族出版社,2005年。
2.《新疆图瓦人研究》(蒙古文),民族出版社,2007年。
3.《新疆图瓦人社会文化田野调查与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
4.《蒙古语族诸民族民俗概论》,民族出版社,2011年。
论文:
1.“蒙古族及其后代对西域经济文化和民族格局产生的影响”(蒙古文),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6期。
2.“论中国西域民族历史文化”(西里尔蒙古文),蒙古国国立大学学报,2003、7期。
3.“论蒙古统一西域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2期。
4.“试论西域文化对入驻西域蒙古人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4、3期。
5.“论蒙古人保护大自然原生态的文化习俗”(蒙古文),蒙古语言文学,2004、5期。
6.“试论西域文化对入驻西域蒙古人的影响”,人大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5、1期。
7.“论瓦剌蒙古与西域社会”,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2期。
8.“论文化整合—蒙维民族的伊斯兰化过程”,新疆大学学报,2005、4期。
9.“新疆图瓦人”(蒙古文),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4期。
10.“《蒙古秘史》中的‘诃额仑’一词的词义简析”(蒙古文),蒙古语文,2005、7期。
11.“北方游牧民族生存观探析”(蒙古文),中国蒙古学,2006、3期。
12.“论新疆图瓦人民间信仰和禁忌与生态关系”,新疆大学学报,2007、3期。
13.“试论新疆图瓦蒙古人的生态观”,新疆社会科学,2008、4期。
14.“阿尔泰山区游牧民生计系统中的生态知识”,新疆社会科学,2010、6期。
15.“试论图瓦人的历史渊源与民族认同”,西蒙古论坛,2011、1期。
16.“试论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阿尔泰山区游牧文化”,新疆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17.“试论蒙古社会结构及文化与人口关系”(蒙古文),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11期。
18.“新疆蒙古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思考”,新疆社会科学,2016、1期。
19.“跨三国而居的图瓦人的身份及其认同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5期。
四、社会兼职
中国卫拉特蒙古学研究会会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鄂尔多斯苏力德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新疆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美国民俗学会会员。
五、荣誉
在学院和南疆支教期间分别2009年5月被评为巾帼英雄,2017年6月被评为优秀党员,2018年6月荣获优秀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