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资源

当前位置: 首页> 资源导航> 数字资源> 试用资源> 正文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23-03-08浏览:次

“民国图书数据库”是“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的子库,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发

2022

试用网址:http://mg.nlcpress.com


一、我们的特别之处

◆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重要成果

本数据库的文献来源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为主,以其他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的馆藏为补充,得到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的指导,全面反映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普查成果。基本覆盖了国内外重要图书馆的馆藏,以及各具体学科分类,包含大量的名家著作初版本、官方文书、机构文件、内部资料等稀见文献;收录了民国时期国外机构出版的有关中国的外文图书,为研究民国史提供了多个维度。

◆完备普查目录数据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60余家省级公共馆、重点高校馆普查汇总后的民国图书书目数据将纳入本数据库中。本数据库暂无镜像阅览的部分,可提供书目信息,大大提高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效率。

◆全的图书品种

本数据库2022年完成21.5万种民国图书的建设,超过《民国时期总书目》著录的12万种,也远远超过其他同类数据库,总页数3660万页,总容量4.0TB。

◆可全文检索

数据库所有图书都可实现全文检索,总计可检索的页数超过3660万页,字数超过100亿字。全文检索采用检索结果预览,点击后精确定位的方式,大大提高文献的利用效率。此外,还提供任意词、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出版地、关键词等检索;可通过图书分类进行导航,浏览该类别全部图书;检索结果可自动按图书分类、作者、出版社、出版年进行聚合;检索结果可按书名、作者、出版年进行排序;提供同义词整合,可选择精确匹配和模糊匹配两种方式,可选择是否显示存目图书。

◆可持续更新

本数据库2022年完成21.5万种的建设后,仍将持续进行更新,普查中发现的新文献,都将持续发布,逐步完善,这是其他同类数据库所无法做到的。以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为依托,通过不断地更新、完善,本库将凸显平台优势,成为世界范围内数量众多、品种全面、版本珍稀的民国图书数据库。

◆一站式发现

由于本数据库拥有最权威的书目信息和最全面的图书品种,因此可以实现民国图书的一站式检索服务,不用再反复检索、搜集民国图书资料。


二、缘起篇

建设背景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转型嬗变时期,新旧交汇、中西碰撞,形成了社会转型期特殊的文化景观。它还是近代学术的开端,始于晚清的西学东渐,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术上的中西融合,涌现出一批大师级学者,对后世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然而民国文献以往不被重视,纸张酸化严重,保护状况堪忧。鉴于民国文献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及其保护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民国图书数据库。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建设计划

“民国图书数据库”是建设中的“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的重要子库。“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按照古籍、民国图书、近代期刊、近代报纸、历史档案、历史图片种文献类型进行建设,每种文献类型为一个子库。各个子库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统一平台合并为总库,实现一次检索多种类型文献,为用户提供高效的文献发现系统,便捷的一站式检索、阅读服务;兼顾各学科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切实补充图书馆的馆藏,提供历史文献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

由于中国历史文献数量巨大,总库先期建设的是民国图书、古籍、近代报纸、图片期刊、档案子库也正陆续推进中,预计完成时间2022年。


“民国图书数据”专家委员会名单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四川大学教授

李宗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

金以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研究员

高士华《抗日战争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谦平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宋志勇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教授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是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的国家文化工程,由国家图书馆主持,自2012年项目启动以来,在各地图书馆积极参与、学界专家热情支持下,文献普查、海外文献征集、整理出版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截止到20164月,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系统已汇聚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16家文献收藏单位的书目数据;从海外征集回归各类档案文献近5000个胶卷;文献整理出版已立项120项;有关库房建设、文献原生性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也持续深入开展。


◆包括大量珍稀文献,涵盖多种语言

本数据库披露了大量的名家著作初版本、官方文书、机构文件、内部资料等,这些文献发行量少,较为珍贵,在本数据库中首次得到系统发布。民国时期国外机构出版的有关中国的日、英、德、俄等语种图书,也在收录范围,满铁调查资料、日本领事馆对华调查,外国人的各类在华游记、回忆录等重要外文文献都将陆续入库,总计约1万种,为研究民国史提供了多个维度。“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普查中发现的珍稀文献,本数据库将陆续进行发布。


三、功能篇

◆多重检索

提供任意词、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年、出版地、关键词等检索;具备高级检索功能,可以进行组合检索。

◆分类浏览

可通过图书分类进行导航,浏览该类别全部图书(含“民国时期文献计划”普查而本数据库暂未收录的存目图书),相当于《民国时期总书目》的网络版,便于研究者浏览专题文献的全貌,弥补关键词检索的不足。

15D74

◆自动筛选

检索结果可在左侧工具栏自动聚合,方便地对检索结果进行图书分类、作者、出版者、出版年等多个角度的筛选,而无需专门的二次检索。图例为检索“社会调查”后,左侧工具栏的自动筛选情况。

D7C8

◆灵活配置

检索后同义词可自动整合,检索结果可以按书名、作者、出版年排序,可以选择是否显示存目图书,方便进行个性化配置。

22ED1

全文检索

本数据库全部21.5种图书、3660余万页可全文检索,全文检索采用检索结果预览,点击后精确定位的方式,大大提高文献的利用效率。

F39C

按需定制

民国图书数据库支持定制化,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按需提供定制化产品,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作者,实现数据库的定制化,对于只需要某些图书的用户,可以完全按照其需求定制出所需的产品,而无需一次性购买全部的产品。

◆本地安装需求配置

windows server 2016以及上版本,E5-2640级别以上处理器2个,64GB以上内存空间,10TB以上基础存储空间。

本数据库试用采用IP控制方式,提供在线访问及本地数据安装服务,无需安装客户端,可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浏览器支持IE9及以上版本、Firefox、Chrome等主流浏览器,无需安装其他插件。


四、对比篇

目前市场上的民国图书数据库,就开发者而言,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图书馆、出版社或相关机构开发的数据库,以“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为主,“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上图全国报刊索引)为代表;二是民营数据商开发的数据库,以“中国近代华文数据库”、“瀚文民国书库”、“典海民国图书资源平台”为代表。下表仅对其中的民国图书部分进行对比。

数据库名称

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

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

中国近代华文数据库

瀚文民国书库

典海民国图书资源平台

出品者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上海图情信息有限公司

北京某公司

北京瀚文典藏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智坤数图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

民国图书21万种,以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为基础,其他图书馆的馆藏为补充。

上海图书馆馆藏民国图书,12万种

CADAL民国图书完全一致,与瀚文民国书库完全一致,与典海基本一致。

CADAL民国图书完全一致,与近代华文完全一致,与典海基本一致。

该资源平台收录民国图书约10万册,主体与CADAL民国图书、华文、瀚文一致。

书目数据

30万条(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从60多家图书馆普查汇总后的权威书目)

12万条

12万条

12万条

10万条

文献数量

21.5万种,3600万页,3.8TB。基本涵盖了其他数据库。与CADAL相比,有12万种图书为独有数据。

12万

12万册民国图书,与CADAL完全一致。

与华文完全一致。

10万册民国图书。

文献来源

以国家图书馆馆藏为主,“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各成员馆馆藏为补充。

仅上海图书馆一家的馆藏。

商业公司,文献来源不明。

商业公司,文献来源不明。

商业公司,文献来源不明。

能否持续扩展和增加文献数量

2016-2019年间,已每年持续更新2-5万种,从未间断。2022已完成七两期,增加到21.5万种。

上图的馆藏持续扩展的空间不大。

文献来源不明,无法提供持续更新,上市后从未更新。

文献来源不明,无法提供持续更新,上市后从未更新。

文献来源不明,无法提供持续更新,上市后从未更新。

格式

图像+全文

图像+全文

图像+全文

图像+全文

图像

检索方式

书名等+全文

书名等+全文

书名等+全文

书名等+全文

书名等

全文检索是否可预览结果

特点

1、由国家“民国时期文献保护中心”指导建设而成,为国家“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重大成果。作为这一计划的发布平台,普查中发现的文献,将陆续加入到本数据库中。

2、民国文献普查汇总后的民国图书为30万种,这些书目数据将通过平台进行发布,无镜像阅览的部分,可提供书目信息和馆藏地,大大提高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效率。

3、汇集国家图书馆(收藏民国文献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版本最珍稀)等多家重点单位的馆藏,数据质量最高,随着民保计划的开展持续进行更新。

4、全文检索页面,检索结果可预览,使用者可以直接判断是否需要再次点击和查看,检索结果可在页面进行定位。

1、上图馆藏。

2、可与全国报刊索引统一平台使用。


1、全文检索时不能预览检索结果,只有点击到页面里才能判断是否为有效检索。

2、无法更新。



1、全文检索时不能预览检索结果,只有点击到页面里才能判断是否为有效检索。

2、无法更新。


购买形式

本地+包库

本地+包库

本地+包库

本地+包库

本地+包库



五、购买方案

一期:5万种,18万元;

二期:5万种,23万元;

三期:5万种,28万元;

四期:3万种,25万元;

五期:2万种,20万元

六期:1万种,15万元。

七期:5000种,10万元

总定价:139万元


说明:

1.提供本地镜像、远程访问两种形式,二选一,一次性购买,永久使用;

2.基本并发数为5个,超出按2万/个并发数计费;

3.远程访问(全文检索版,按年付费):1年期,定价15万元;2年期,定价28万元;3年期,定价35万元;5年期,定价60万元。

4.可选择分期购买。购买任何一期,赠送1-7期(全库)远程访问权1年。到期后若不再购买其他期,可将已购买的期进行本地化安装,一次购买,永久使用,不再收取任何费用。


联系方式

发行部010-6611453666126153 6615131366175620 66121706

张永贵(全国)13911125226

帅(北京)13911010872

军(北京)13901250674

凯(北京)13911895533

马东旭(浙江)13521923020

凯(山东、江西)13520972378

陈晓莉(上海、天津)13701313158

刘奥林(重庆、湖北、贵州)13522215817

飞(湖南、江苏)13911518396

李莎莎(四川、广西、云南)15801537446

琦(福建、广东、海南)13910908758

田连东(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13121919830

璇(河北、山西、安徽、河南)13020097775

刘效彤(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18611632357

强(产品)010-88003160 18610314972



关于我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1979年成立,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改为现名。本社是文化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中央级出版社,2009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首次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定为一级出版社,并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2014年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建社三十余年来,形成了以整理影印各种稀见历史文献为特色的出版方向,相关出版规模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我们发挥在文献出版和积累方面的优势,在数字出版领域大力开拓,承担财政部、文化部、科技部等部委的重大项目十余项,其中“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应用平台”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并给予奖励;推出了“中华再造善本数据库”、“民国时期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中国历史人物传记资源服务平台”、“民国图书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古籍影印丛书查询系统”,“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等其他数据库的建设也在稳步进行中。



承担项目一览表

珍贵古籍数字资源应用平台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古籍出版协同编纂系统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图典资源库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成果转化创新工程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源数据库财政部国有资本金预算项目

特殊历史文献数字出版管理系统及其应用财政部国有资本金预算项目

古籍数字出版基地财政部国有资本金预算项目

历史文献综合服务系统财政部国有资本金预算项目

民国档案资源平台财政部国有资本金预算项目

基于云计算的古籍数据库建库技术研究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

古籍修复知识网络系统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

网络音乐集成制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中国传统音乐资源挖掘与数字化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BAH66F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