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首页 访问旧版 联系我们 蒙语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 正文
通知公告

民族学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申报通知

[日期:2024-06-10]

各相关学科: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高校建设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管理的通知》(内教研〔202410号)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教科外函〔2024110号)等要求,为用好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切实增强我区高校人才和科技支撑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能力,特设立民族学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以下简称民族学科研专项),进一步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需求,提升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做好民族学科研专项目申报指南做如下说明。

一、项目类型及申报要求

项目类型包括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资助期均不超过3年),其中重点项目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60万元/项,一般项目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15万元/项。重点项目支持一流学科创新团队申报,团队负责人应为学科带头人;一般项目支持我校40周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申报。项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北疆文化等内容。围绕下列指南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或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

二、课题指南

1.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

2.内蒙古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挖掘整理研究

3.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4.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典型调查研究

5.民族地区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与教育常态化研究

6.群团组织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7.北方民族传统生态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调查研究

8.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9.兴边富民行动成效的典型案例调查研究

10.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牧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现机制研究

11.内蒙古牧区传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

12.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典型调查研究

13.内蒙古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调查研究

14.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验研究

15.内蒙古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研究

16.内蒙古文旅产业发展研究

17.“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

18.“北疆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研究

19.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

20.增强“北疆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三、实施要求

(一)民族学科研专项至少设立3项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若干项。符合申报条件者根据课题指南要求进行申报,由院系学术委员组织项目评审。

(二)项目管理参照2021年修订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必威app-必威手机app下载-必威伙伴 项目管理办法》执行。项目完成情况将作为民族学学科建设成效评价重要考核指标。民族学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须提交阶段性成果和结题成果,阶段性成果为民族学一流学科科研专项年度进展报告,每年12月中旬以项目组统一报送学院教务科研办公室,并由学院全面梳理形成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年度总结报告。结题时提交科研专项对民族学一流学科研究领域创新性提升的研究报告和一流学科3年建设成效报告。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评定结果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并相应核增或核减或停止项目经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结题成果均须标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民族学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资助”和项目编号,未标注的不计入项目成果。

(三)专项资金管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本科高校建设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betway精英版 财务管理规定》等规定加强经费管理,督促支出进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材料申报

申请人填写《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申报书》(附件1)和《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汇总表(2024-2026年)》(附件2),于202462012:00前,电子版(需申请人和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电子签名)发送至邮箱: airag@163.com;纸质版A4纸双面打印一式5份(含签名),报送至赛罕校区田楼601室,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那日苏

联系电话:15049122391



附件1: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申报书

附件2:一流学科科研专项项目汇总表(2024-2026年)



betway精英版 数学科学学院

2024610



上一条:betway精英版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人类学课题组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下一条:民族学人类学学院“碧立格”系列读书报告会预告博士研究生第75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