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文化学习纪实
文/ 张时空
四月的井冈,翠竹叶绿,生机盎然。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为重温“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贯彻落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优良传统,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betway精英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基层党务工作者于4月23日到27日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进行培训学习。
此次培训充分利用“天下第一山”及周边地区的革命历史资源,综合运用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交流、体验教学、访谈互动、情景教学等生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参观革命旧址群,了解历史大事件,学习井冈山伟大精神,领悟毛泽东领军之道,将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维和井冈山精神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为期五天的学习,严肃认真,紧张有序,内容充实,情节感人。李春祥教授柔声细雨,娓娓道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聆听李老师《井冈山革命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的报告,透彻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吊唁先烈,重温英烈“理想信念高于天”的精神,学习他们为主义而献身的伟大壮举。参观样板戏《杜娟山》故事的发生地,在绿色的风光中,“风雷动,旌旗奋”,(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回味当年红色经典传奇。参观茨坪毛泽东旧居,领略老一辈革命家“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雄才大略,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踏上当年红军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的痕迹,再现官兵一致、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革命先辈的艰苦,汲取创业力量的精华。对井冈山革命后代和井冈山先进人物进行访谈,多角度、深层次了解他们对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的诠释,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博大胸怀。永新三湾的现场教学,重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在声、光、电的演绎世界中,《永恒的信念》全景展现红军先烈们的事迹,引导人们以史为鉴,教育各位学员要忠诚于党,忠于人民,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唱红色歌曲,看红色歌舞,激励各位党员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激发对党和国家的无比热情。踏入黄洋界,故垒崖边,神炮屹立,英雄浴血沙场,真切感受“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历史真谛。走进象山庵,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鲜为人知的史实,学习井冈山时期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经验。迈入小井红军医院,亲身体验红军战士如何铸就不怕牺牲、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和钢铁意志。了解了革命先烈们对信仰的执着,对誓言的坚守,对革命的奉献。
望中华大地,井冈精神,熠熠耀四方,催中华儿女奋进强!此次红色之旅、信仰之旅、精神之旅取得丰硕成果。井冈山精神历历在目,声声在耳。各位党员眼界得以开拓,思想得以净化;视觉受到震撼,心灵受到洗礼;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到挖掘,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校各位领导干部明确表示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习近平,2016年2月2日于井冈山)。各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纷纷表示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志存高远、勇于开拓;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教育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跟党走,争做优秀马列人。
井冈山的山好,水好,人更好。他们可亲、可敬、可爱。感谢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学院各位领导和教师贴心的照顾和周到的服务,我们的“革命”友谊如巍巍井冈,挺拔苍翠,四季常青。
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开班仪式授旗

学员向烈士陵园鲜花、吊唁革命先烈

学员们观看音像资料片

学员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现场教学

访谈袁文才的孙子袁建芳

井冈山红色文化研究院彭院长向我校赠送纪念品

井冈山地标合影留念
井冈山学习培训心得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韩彦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统贯全文。校党委组织的井冈山学习培训,正当“两学一做”向常态化制度化推进的时候。学习培训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到“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把群众利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井冈山斗争培育出的共产党的“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是最好的营养剂。这次正当其时的学习培训使我们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
党委宣传部 赵图雅
开创了一条革命新路——井冈山道路
井冈山的斗争历时两年零四个月(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是一次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伟大的斗争。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过大小十余次战,在这一带安营扎寨,完成了事关革命大局的战略转移,开始了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是毛泽东引发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在中国大地燃起了燎原之势,进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井冈山的斗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试验和和教训。可以说,没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艰难实践,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恐怕一时还难以找到,中国革命很难取得胜利。因此,朱德同志称井冈山为“中国第一山”的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培育了一个精神瑰宝——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道路连在一起的是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精辟地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此后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新时期的九八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流”,都是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具有时代内涵的发展。这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观,一起熔铸和培育成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此次考查学习,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卉青
(一)理想信念高于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公开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信念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对前途必胜的信心。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是三湾改编的核心,而以共产主义的信念抓住每一个士兵,是实现党对军队领导的核心。毛泽东的一系列著作,从理论上探讨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方向,这些都是井冈山人民坚定信念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实事求是闯新路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翻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城市中心论”一度盛嚣尘上,我们屡次发动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排除众议,将部队开到湘赣边界农村进行发展,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实践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的开辟正是坚持实事求是取得的成果,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坚持实事求是。
(三)依靠群众求胜利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井冈山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没有井冈山人民的巨大牺牲,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不管是革命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始终要依靠群众,始终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