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 页教育科学目录检索→ 正文
阅读新闻

betway精英版 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总目录



[日期:2009-04-15]

betway精英版 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总目录

betway精英版 学报(教育科学版·基础教育) 2007年总目录 

● 教育理论研究

新中国三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及其课程观审视………………………………孙 艳 (2·26)
直隶新政教育经费投入的缺失与对策………………………………刘福森,贺军妙 (2·29)
“稷下先生”的待遇及其现实意义………………………………徐媛媛,金维才 (2·33)
我国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文献研究综述………………………………薛萍萍 (2·36)
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及其启示………………………………宋 莉 (2·40)〖HT5”〗
一间没有人的书屋——什么是教育………………………………毕世响 (4·1)
复杂思维视野中的教育世界 ………………………………苏 鸿 (4·5)
教育关怀:和谐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 ………………………………孙中民 (4·8)
美、日教育均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王 晋 (4·40)
中美基础教育的体制、教学及评价方式对比研究 ………………………………王雁冰 (4·43)
中美科学教育核心概念辨析
——“2049计划”与“2061计划”比较 ………………………………王中男,贺巍巍 (4·46)
社会支持与我国古代私学发展………………………………吴立保 (6·1)
建构主义视野下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常国良,姜彩丽 (6·5)
孔子“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杨丽珍,杜学元,于秀玲 (6·7)
梁漱溟教育精神的文化与社会意义………………………………周晓峰 (6·10)
严复、梁启超科学教育思想之比较………………………………张爱勤 (8·1)
人的教育: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体系之魂………………………………姜振军 (8·5)
日本社区教育及其借鉴……………………………… 李慧洁 (8·8)
中国对美国基础数学教育的借鉴与争议………………………………李伟军 (8·11)
何炳松历史教科书选材思想探析 ………………………………张天明,赵海红 (8·57)
试论杜威的教材观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 夏冬杰,郭 旭 (8·61)
发达国家教科书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 ………………………………刘 欣 (8·65)
论《三字经》对当今儿童读物及教材编写的启示 ………………………………周彦作,卢 清 (8·68)


孔子的主体性学习思想论析……………………………… 常国良, 金林祥 (10·1)
论孔子对和谐人格的培养 
——兼议对当今人格培养的启示 ……………………………… 花文凤 (10·4)
略谈贾谊的教育思想 ……………………………… 林文昌 (10·8)
试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之浪漫倾向
——读《爱弥儿》有感 ………………………………张克新 (10·11)

● 教育改革与发展

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辩证影响 ……………………………… 罗国忠 (2·1)
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透视新课程改革 ……………………………… 朱 琼,孙士杰 (2·4)
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的问题与出路 ………………………………邢琴琴,孙德玉 (2·8)
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和实然现状分析 ………………………………刘晓梅,刘春梅 (2·1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教材、教学设备现状调查研究〖
HTK〗——以呼和浩特、包头17所中小学为例 ………………………………杨 贵,赵希武,韩吉义 (2·15)
是创新,还是“标新”?
——对部分省市高考新方案的反思 ………………………………郑慧淑,林海河 (2·17)
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杨 佳,陈 瑶 (2·21)
机会教育:环境教育的新方式 ……………………………… 施玉萍 (2·23)〖HT5”〗
论教育与经济运行中的适应与超越………………………………侯小兵,张继华 (4·12)
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促进新课程改革 ………………………………管锦亮,曹海芹,张新明 (4·16)
学校场域中农民工子女的文化认同………………………………刘 艳 (4·19)
人性化: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李康耀 (4·22)
对和谐统一三维目标的探究………………………………杨 建 (4·25)
新课程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赵 丽,赵风雨 (4·27)
论音乐教学生命价值取向的特征 ………………………………董 波 (4·30)
学生数学信念:数学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唐剑岚,喻 平,周 莹 (4·34)
中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误区种种 ………………………………罗惠文,冯文全 (4·37)
老师与学生:共进大同………………………………毕世响 (6·14)
在“区别”中彰显均衡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区别性财政投入机制的思考 ……………………………… 董鉴锋 (6·17)
普通高中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析与管理策略 ……………………………… 成 力,成 云 (6·20)
关于基础教育办学特色的思考………………………………杜宏静,李焕岭 (6·23)
中小学教师流动中权益保障的对策分析 ………………………………麻跃辉 (6·27)
试论法律中“体罚”相关规定的调整
 ——由恶性体罚严重伤害学生引发的思考 ………………………………李 芳 (6·30)
审美:连通“知性”和“人性”的津梁
——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再思考………………………………王 睿,朱宝莉 (8·14)
对学业负担问题的若干规律性认识
——兼论教育与人的发展困境 ……………………………… 刘合荣 (8·18)
论教师批改作业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曹守利,刘金梁 (8·23)
论课堂生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马吉宏 (8·26)
论传统班级授课制对中学生个性的影响 ………………………………亢忠厚 (8·30)
高中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和阻碍性的调查与分析………………………………杨翠萍,孙 沛 (8·33)

山区县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以福建省德化县为例 ………………………………郑国诜,廖福霖,蒋小菁 (10·14)
我国农村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 李耀青 (10·17)
择校:致因、利弊和对策 ……………………………… 花莉平 (10·20)
生成性教学的实践诉求
——从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 姜海燕,姜德刚 (10·23)
新课程课堂“虚化”现象及其对策 ……………………………… 徐 坚 (10·26)
从“纵向从属”到“同行伙伴”
——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的关系 ……………………………… 孟海峰 (10·29)
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的困境及改进
——中小学教师角色难于转换的根源探析 ……………………………… 党亭军 (10·32)
“合”与“和”的灵性反刍
——课改视野下的课程文化意蕴 ……………………………… 刘 莎 (10·35)
课程意识研究综述………………………………马 莹 (10·39)
我国中小学教师课程权力问题研究……………………………… 刘 昍 (10·42)


●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青少年网络沉溺及其替代 ………………………………陈光磊,刘劲玫 (6·35)
我国德育实效性低的症结及措施思考………………………………秦初生 (6·38)
移情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郑培秀,王向华 (6·42)
感恩教育的自然归宿:学校德育的时代走向 ………………………………王海棠 (6·45)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 一个学生“共感能力”的培养案例………………………………李小丽 (6·48)
应将“崇拜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正轨
——“音像时代”城乡小学生最崇拜谁的调查研究(上) ………………………………郑惠生 (8·38)
学校教育中关爱教育的缺失和建构 ………………………………刘春山,单朋华 (8·48)
如何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庄 琴,杜学元 (8·51)
试论高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管理 ……………………………… 杨 瑞,冯文全 (8·54)

“崇拜教育”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音像时代”城乡小学生最崇拜谁的调查研究(下)………………………………郑惠生 (10·68)

大众文化对初中生道德判断的负面影响 ……………………………… 何 静,李化树 (10·75)
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对五位中小学生的个案研究……………………………… 陈丹青,牟映雪(10·78)
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少先队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 ……………………………… 陈 琛 (10·82)
网络时代家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 ……………………………… 王国琪 (10·85)

● 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

中学毕业生自尊与考前焦虑的关系 ………………………………宋广文,李守龙 (6·50)
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梁 丽, 郭 成, 王 钢 (6·53)
个体与群体情境下3-5岁幼儿延迟策略偏爱的实验研究………………………………左 雪 (6·58)
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困惑与思考
——对巫山高级中学学生所提问题的分析 ……………………………… 卢 尧, 汪学余,崔建平 (10·87)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 彭以松,聂衍刚,蒋 佩 (10·93)[HJ*4/5]
教师消极期望的诊断及应对策略 ……………………………… 张 帆 (10·98)
教师评价幼儿的几种误差心理与调控 ……………………………… 阳曼超 (10·100)


● 儿童教育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启迪意义 ………………………………赵春燕,智颖飙,王再岚,陈佩文 (2·63)
谈家庭教育中儿童诚信品质的培养………………………………张 丽,杜学元 (2·67)
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曾 彬 (2·70)
幼儿环境教育新见解………………………………王 敏,卢 清 (2·73)
家庭教育中家长意识与行为的五个矛盾——对南京市八名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访谈………………………………李海燕 (2·76)
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处境不利儿童道德关怀的研究 ……………………………… 乌云特娜 (10·103)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应对策略 ……………………………… 张晓艳 (10·106)
对我国当前幼教课程观的反思 ……………………………… 曾 彬,卢 清 (10·110)
浅谈幼儿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 邬艳艳 (10·113)

● 教学理论

新课程的意识要求:从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 ………………………………陈曙光,周兴国 (2·43)
力戒“无效”,力求“有效”——课堂无效教学现象的归因及对策探析……………………………… 陈 琛 (2·46)
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马吉宏 (2·50)
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由一幅漫画想到的……………………………… 莫晓红 (2·5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视阈下的音乐教学策略探析 ………………………………王振宇 (2·57)
关于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几点思考………………………………姚强华 (2·60)〖HT5”〗
试论运动技能评价标准个体化的理论基础………………………………乌云格日勒,金寅淳 (4·83)
学生德育成长档案袋的应用设计  ——以通渭县文庙街小学为例 ………………………………冉顺灵 (4·86)
初中数学成长记录袋的创建 ………………………………徐星海 (4·91)

项目学习在光谱方案中的定位 ………………………………尚 蕾 (4·95)

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探究………………………………郑巧燕 (4·98)
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结构研究……………………………… 王后雄 (10·46)
互动教学:理论基础、实施原则和相关策略 ……………………………… 孙泽文 (10·51)
支架教学之情感模式研究 ……………………………… 杨甲睿,张 洁 (10·56)
和谐建构教学及其操作 ……………………………… 徐万山 (10·61)
教学案例研究: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 陈俊山 (10·65)


● 高考研究

高考等级记分制: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考改革新趋向 ——以江苏省2008年高考改革方案为例 ………………………………张 磊 (8·71)
社会应用题——高考命题新视角 ………………………………庄美金 (8·74)
我看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问答题 ………………………………史风春 (8·77)
2007年普通高考文综(全国卷Ⅱ)地理试题分析报告……………………………… 徐宝芳,张卫青,庞艳辉,白瑞敏,张晓芹,裴亚男 (8·80)
2001-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图表题研究 ………………………………张卫青,殷炳玲,徐宝芳 (8·84)


● 课程建设

羌汉双语文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杜学元,蔡文君 (2·80)
城乡小学生最喜欢哪些杂志和报纸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五……………………………… 郑惠生 (2·84)
谈中学语文美育的现状及出路………………………………章幸芳 (2·89)
蒙古族学校初中汉语教材编写的全新框架………………………………王志强,宋丽霞 (2·92)
两版初中化学教科书知识编排比较分析………………………………王海燕 (2·99)
小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赵鹏程,杨伊生 (2·102)
新课改下体校生文化学习现状分析与对策 ………………………………施前英 (2·105) 
原型层面的教育及其治疗功能 
——兼论当前我国教育功能研究的视阈狭隘性课程观 [JY。] 严从根 (4·49)
关注学校课程的和谐性………………………………李曼曼,谢兰荣 (4·53)
关于课程内容的思考 ——从文化学的视角 ……………………………… 刘 倩 (4·56)
互动论教育社会学流派的课程观………………………………梁明月 (4·60)
高中化学教科书“本章小结”功能研究 ……………………………… 李海臣 (4·63)
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Y。] 裴亚男 (4·66)
论自主性课堂的建构 ………………………………孟庆男 (6·61)
新课程下基于“PDCA循环”的校本教研模型初探………………………………王秋芳,王 鹏 (6·65)
试用中庸思想协调实践中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范会敏 (6·69)

● 基础教育文科教与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反思 ………………………………康海宁,李化树 (2·108)
品德与社会课《名字的故事》教学实录及点评………………………………刘晓青 (2·112)
历史教学中两种思维能力的交织运用………………………………吕建民 (2·115)
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地理课堂教学 ——《海洋资源》自主合作学习策略……………………………… 蒋培幸 (2·117)
“考试至上时代”小学生课余时间用在哪儿? ——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研究之七 ………………………………郑惠生 (4·102)
怎样引领初中生阅读名著 ——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探讨 ………………………………林玩君 (4·112)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低幼化”现象 ………………………………高西栋 (4·116)
中学语文教学“拓展”艺术摭谈……………………………… 陈月华 (4·119)

高中《地理1》活动系统内容及功能调查分析………………………………徐宝芳,张晓芹 (4·122)
初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研究………………………………张卫青 (4·129)
中美地理教材中概念表述的比较………………………………吴圆媛,李家清,覃丽灵 (4·134)
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王香东 (4·138)
我国中学地理实验学习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孙俊梅 (4·141)
我国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丁俊新 (4·146)

引导高中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JY。] 杨淑兰 (4·150)
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史料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张海霞 (4·153)
把创意思维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王淑贤 (4·155)

近三十年语体教学研究综述 ……………………………… 张海洲 (6·72)
叙事学对于实现文学作品教学目标的意义〖JY。]夏红星 (6·77)
从写作语境的多层制约因素看高考作文的失语………………………………高西栋 (6·81)
小学生家庭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王晓平,胡艳萍 (6·84)
皮格马利翁效应与高中语文教学口才训练策略……………………………… 孙 政 (6·88)
生命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性呼唤 ……………………………… 廖用碎 (6·91)

台湾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特点初探………………………………韩 吟 (6·94)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谈 ……………………………… 李 秀 (6·97)
初中政治开卷考试解题方法初探 ………………………………罗小飞 (6·100)
体味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的辩证教学 ………………………………孙杭辉 (6·103)

七年级地理新教材环境教育内容与策略分析 ………………………………汪景丽,杜君兰,王 华,徐宝芳 (8·89)
高中地理学案设计与实施研究 ………………………………杨立宇,徐宝芳,裴亚男,白瑞敏,关海霞 (8·93)
“结构主体、图表载体”的地理有效学习探究 ………………………………王 雅 (8·96)
“愉快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 ………………………………黄湘晖 (8·99)


找准综合的点 守住语文的线 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与“语文”的应然关系 ……………………………… 乐中保,彭德山 (10·116)
作文教学中的真实性写作与练习性写作比较 ……………………………… 曹茂才 (10·119)
关于语文教学生成性思维方式的思考 ……………………………… 杨 洲 (10·123)
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误区及对策 ………………………………商 立 (10·126)
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探析中小学语文教材 ……………………………… 马晓娟 (10·128)
强化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 ——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思考 ……………………………… 王日旭 (10·131)

● 基础教育理科教与学

科学(3-6年级)课程“生命世界”的知识特点与教学建议………………………………黄晓冬,黄晓冰 (2·119)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秦 龙 (2·123)
从发掘教材入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张玉香 (2·127)
乘法口诀练习课件设计………………………………升 顺,孙 沛 (2·129)
中学物理教学应注重探索意识的培养………………………………胡宇璋 (2·131)
牛顿运动定律与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咏 梅,巴塔尔 (2·134) 
高中数学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之分析与思考 ………………………………李 渺 (6·105)
小学生数学观、数学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周 琰,王学臣 (6·109)
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郭玲杰,熊昌雄 (6·113)
学生对概率认知的错误及其成因剖析………………………………梁常东,唐剑岚 (6·116)
生活化的数学 数学中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肖 飞 (6·121)
中专数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 孟宏雄 (6·124)
高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定性研究 ………………………………肖春梅,唐剑岚,喻 平,颜丽增 (8·102)
数学学习中的直觉和灵感 ………………………………陈 涛,熊昌雄 (8·106)
中学数学教师备课的优化策略………………………………魏忠华,代 钦 (8·110)
中学数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策略初探………………………………金 峰 (8·114)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应用的教学初探………………………………林志伟 (8·117)
对称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刘盛利 (8·120)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史凤琢 (8·123)
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研究 ………………………………刘建伟,胡卫平 (8·127)
化学史教育与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陆 松,张世勇,闫淑惠 (8·131)
利用化学史发展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实践研究 ………………………………黄学梅 (8·134) 
实验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 ——“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王志丹 (8·137)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分组—激励模式的运用 ………………………………张 莹 (8·140)
〖HJ*3/5〗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李万华 (8·143)

合理使用小学数学主题图的研究 ……………………………… 陈文胜,王建鹏 (10·13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吴伟华,陈文胜 (10·138)
小学数学思维定势突破的实践研究 ……………………………… 荣 玲,田茂峰 (10·142)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 ——以《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为例……………………………… 乔海英 (10·146)
给学生一个多维的物理世界   ——知识立体化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 王珍发,郭继成 (10·148)
基于个体差异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初探 ……………………………… 马春秀,吴俊鹏,吉日嘎拉 (10·151)
高中化学活动课中研究性课题的实施 ……………………………… 乌兰托雅 (10·154)

● 艺术教育研究

在小学艺术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刘清清,赵晓彦 (6·126)
浅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郭志斌 (6·128)


●师资队伍建设

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刍议 ………………………………陈珍容,黄彩云 (2·136)
关爱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另一视角 ………………………………徐生梅,王文广 (2·138)
“平等中的首席”要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 一个教育者的反思 ……………………………… 张宏君 (2·142)
论我国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构建………………………………熊 艳 (2·144)
关于农村教师资源使用效率问题的调查分析 ………………………………夏茂林,冯文全 (2·148)
比较课改下城市与郊区教师的角色转变 ——基于对合肥市A校与B校的调查 ………………………………郑建军 (2·152)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李伟军 (2·155)
教师教育智慧的涵义与基本要素………………………………韩大林,刘文霞 (4·70)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人性化管理  ——对教师坐班制度的思考……………………………… 王 勇,严 萍 (4·74)
中小学教师聘任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以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约50名教师为上岗相继离婚事件为背景 〖JY。] 潘小宁 (4·77)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徐慧丽 (4·80)
近五年来内蒙古喀喇沁旗中师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张清华 (4·82)
课程改革对“教师自由人”的理想期待………………………………徐兴旺 (6·130)
论中小学教师培育研究能力的提升 ………………………………席梅红 (6·133)
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HTSS] ………………………………陶菊彩 (6·137)
一位农村小学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叙事研究 ………………………………李炳南,李亚南 (6·141)
农村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归因分析 ……………………………… 柴 江,杨 鹏 (6·145)
拉萨市高中藏族汉语文教师心理压力探微 ………………………………周冰清,翟启明 (6·148)
关于内蒙古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调查与分析………………………………孙 涛,田振清 (6·151)
浅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力要求 ………………………………郑 珠,侯 友 (6·153)
中学教师工作压力源的研究 ………………………………唐丁方 (8·145)
职初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刍议……………………………… 李 拉 (8·150)
美国教师暑期研修班带给我们的启示 ………………………………杨 群,史晓燕 (8·153)

Baidu
map